“小时候靠老子,长大后靠自己”。
不久前,九游会J9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民生租赁”)定向增发了18.95亿股,将股东数量从原来的2家增加到9家,而大股东中国民生银行的股份从81%稀释到51%。当谈到民生租赁新的资本格局以及股权结构变化时,民生租赁董事长孔林山用上述幽默的话进行了总结。
做投行出身的孔林山,讲话简练,不绕弯子。北京深冬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在民生租赁香山公务机俱乐部,两个多小时采访,在悠闲品茗中谈笑风生,他或踌躇满志,或语言直率,思考却颇有深度。
中国租赁业起步颇早,但一直徘徊不前,直到2007年随着银行系租赁公司的加入,行业进入迅猛发展阶段。以民生租赁、工银租赁和国银租赁等为首的租赁公司迅速崛起,仅仅4年时间,租赁业的资产规模从2007年的1千亿扩充到了近5千亿。
不过从一开始,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崛起,就在发展模式以及方向上存在很大的争议。而“假租赁,真贷款”是租赁行业最饱受诟病质疑的地方。
“此次增资扩股,不光对民生租赁,对整个行业都是非同小可的事情。我们认为,要想做真正的租赁公司,必须从体制上和资本上打破旧格局,此轮增资扩股就是试图破除弊病和旧格局,是民生租赁业务"去银行化"战略的重要一步。”孔林山说。
孔林山认为,目前,国内租赁公司太过于关注租赁和银行业务的相同之处,而对不同之处往往忽略,甚至视而不见。他认为租赁公司做贷款业务,既没出路也没必要。“租赁是围绕着"物"的产生、运营、处置等,有一系列的不同于银行的盈利点。”所以,租赁公司应该做出租赁模式来,通过服务产生增值和盈利。
孔林山说,民生租赁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调整业务结构,而不是简单的争规模争利润。“规模我们暂时做第二、甚至是第三也行,钱也可以暂时性地少赚,但一定要出特色,必须把产品做成真租赁。”
对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对母行资金和渠道的天然依赖,孔林山表示,“以前,租赁公司还太小,做得好不好要靠老子(股东);现在逐渐长大了,仍然靠背景靠股东吃饭,是没有出息的。”
“小时候靠老子,长大后靠自己”
《环球企业家》(下称“GE”):民生租赁这次增资扩股,为什么会选择一般工商企业做股东,民生银行的股权比例也有所下降,这是出于什么考虑?
孔林山:民生租赁这次增资扩股,不光对民生租赁而言,还是对整个租赁业来说,都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。
银行系租赁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内,蓬勃发展起来,但如果冷静分析的话,里面还存在很多问题。最大的也是租赁界公认的问题,就是银行办的租赁公司,虽然异军突起,却并没真正把精力放在租赁上。
跟银行业务差不多的租赁业务,叫租赁也行,叫贷款也行,没什么实质性区别。为什么会是这样呢?根本原因就是:什么性质的资本,决定了什么样的业务;什么样的母公司,也决定了什么样的子公司。
GE:银行系租赁公司天然地受到了来自银行信贷文化的影响。
孔林山:对,一家公司最主要的资源是人才。租赁公司的人员大部分来自银行,所以,很多租赁公司就按照银行的套路去做。再一个是体制问题,虽说租赁公司都是独立的公司,但实际上更像银行的一个产品线或产品部门,这种组织架构就必然决定了租赁公司是类银行。同时,监管上也基本是按照银行的标准来监管。这样一来,很难走出一条真正租赁的道路。
民生租赁这几年一直在探索怎样“去银行化”。我们这次增资扩股,就是试图打破这种弊端的很重要的一步。首先从体制上和资本上打破既有格局,为办成真正的租赁公司创造条件。
GE:在股东挑选上和机制设计上,有什么样的考虑?
孔林山:关于股东的选择,不少人问,为什么不吸收更有实力的股东?实际上,目前这种股权结构的设计,有战略上的考虑。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股权结构,实现以民生银行为主导,多家股东参与的真正的股份有限公司。
GE:很多公司在选股东时,一般会选择一家实力雄厚的国企,能帮助其内生很多业务。民生租赁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?
孔林山:我们也反复权衡过,事情总有利有弊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,有股权关系恰恰不利于做业务,监管部门对关联交易审查很严格,无论定价高低,都会给外界留下想象空间,我们现在甚至尽量避免跟民生银行做业务,融资大多源于其他金融机构。
民生银行已经是主要出资人了,如果再选择背景强大的股东,不同文化的强势出资人之间文化冲突在所难免,股东之间的磨合和协调,要花掉很大的精力。我们这次选择新股东的标准很明确,首先必须是民营企业,保持民生银行的民营企业血统,为民营企业服务;其次是规模适度,新股东要高度认同民生的文化,认同我们的发展战略,愿意协同我们。
GE:增资扩股之后,民生银行持股比例有所下降,会不会影响民生租赁的融资能力?民生银行影响力会不会减弱?
孔林山:这次增资扩股之后,有人担心民营企业进来会使我们资信下降,给融资带来困难。我认为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如果会,也是暂时的。通过这次股权改造,民生银行的影响力并没有下降,51%和81%(在股权控制上)是一样的,看起来好像被稀释了,实际上民生银行的控制力是加强了。民生银行用最节约的资本实现了绝对的控股权,是最合算的做法。
更为关键的是,长远来看,一个企业好不好关键在自己,不在于股东是谁,通俗点说“小时候靠老子,长大以后靠自己”。银行系租赁公司之前取得的优良业绩,是由于股东的资信背景优势,但是,如果一直依赖于血统优势,是不可持久的。所以谁觉醒得早,将来谁就可能越强大。
租赁的本质
GE:在目前金融租赁公司中,融资租赁占比较高。你怎么看待融资租赁模式和银行信贷模式的差别?
孔林山:租赁业务和银行业务有相同之处,特别是金融租赁公司,它是非银行金融机构,属于金融服务业,也要提供融资功能和金融服务。所以,金融租赁公司在融资功能上与银行有相同的地方。
但是,大家往往忽略了其与银行的区别。租赁公司的经营和融资活动,永远与“物”结合在一起,体现在“物”的生产、制造、使用、处置的各个环节中。简单来讲,银行主要看企业的信用,只要企业能够还本付息,银行并不关心企业经营所涉及的“物”;而租赁公司却不仅仅看企业信用,更关注围绕“物”来获得保障和风险控制,我们把租赁物出租给企业,企业一旦违约,则“物”归租赁公司,随时可以收回。
现在很大一部分租赁公司,基本上只关注了它们的相同之处,并发挥到极致。大家都做贷款业务,业务也都很熟悉,而忘记它们的不同之处。实际上,把不同之处做好处理好,才是租赁公司真正的生命力所在,否则,租赁公司是没前途的。租赁公司就算做几千亿贷款的也只是银行的一家分行,相对银行几万亿、十几万亿的资产,在整个金融服务业当中,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地位,也失去了银行办租赁公司的意义。
GE:现实中,很多银行实质上是把租赁作为一种工具去使用,而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去培育。
孔林山:在民生租赁筹备的时候,我们就确定了三个目标:规模最大、利润最高、品牌最响。但最近开始反思这种提法,如果没有实质性的租赁业务而盲目扩张,将后患无穷。等将来做大以后,再想往真租赁转就比较困难。在发展初期,真正把租赁产品和租赁的定位做出来,把业务特色做出来,把租赁模式摸索出来,再上规模,那就非常强大。
GE:也就是说,通过真租赁来提高你们的资本利润率。
孔林山:对。因为租赁产品要是真正做活了,比贷款盈利点多得多。在租赁物生产过程当中就可盈利。比如我们批发采购飞机,与一般客户单独购买的价格,肯定不一样,这里就有利润空间;使用过程中,可提供配套服务赚钱;飞机旧了,需要更换处置,再提供二手机交易服务,还可以赚钱。
与贷款不同,租赁是围绕着“物”的生产、运营、处置,有一系列的盈利点。贷款利率是提前确定好的,只不过企业的资信差一点,利率就高一点,资信好的大国企,银行反而没什么议价能力。但租赁可以通过服务来赚钱来提高盈利水平。
GE:贷款是围绕资金流,而租赁是围绕着物流来进行的,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多增值。
孔林山:对,我们现在就是在做调整,主动地放弃了原来那种简单拼规模比利润的做法,集中精力做真租赁的模式。首先把市场定位、产品定位做好,集中力量做好几项业务。一是做飞机,飞机也不是全部类型的飞机都做,我们只做公务机;另一个是做船。这次增资扩股之后,会继续支持和强化这种发展模式。
GE:好租赁公司的标准是什么?
孔林山:所谓好租赁公司,标准就四个字:“特色、效益”。一是市场定位要准确;二是要做出租赁的盈利模式来,做出自己的特色,同时收益要上去。
有为有不为
GE:有些租赁公司看中基础设施领域、高速公路、电厂等资产,为什么这些却没有被民生租赁列入到业务视线里?
孔林山: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。为什么说那么多租赁公司,迟迟选不出自己的主攻方向?一方面是因为做银行业务容易,客户也多,做啥都能赚钱,比较省事;另一方面是租赁物的选择本身也困难,并不是什么都适合做租赁,要找出天然的租赁物来,才能真正支撑租赁公司的长期发展。我们目前的选样,在当时也是在被动的和无奈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。
世界上公认的天然租赁物有三样:飞机、船舶和汽车。天然租赁物的特点是价值高,通用性强。你提到的高速公路和电厂,如果发生客户违约,难道还能去挖路吗?电厂的设备也多是专用的,拆除就是废品,很难处置,所以我们就想到了飞机和船。但是,国外租赁公司的资金很便宜,经验丰富,技术手段也比较先进,如果做大飞机的话,我们没法与其竞争,被逼无奈,才发掘了这个当时在国内还是空白的细分子行业—公务机租赁。同时,公务机市场较少受航空市场波动的影响,较稳定。当时中国私人公务飞机不过十来架,现在已有一百多架了,其中90%都来自民生租赁。可以说,我们开创了中国的公务机市场。
船舶也是天然的租赁物。我们也依照公务机的思路,不做大船而做特种船,避免正面竞争,像挖泥船、疏浚船和海洋工程船等。中国的港口、河流淤积比较厉害,市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,是刚性的。再一个就是商业物业,这也是实际需要逼出来的。
GE:细分市场的收益情况如何?
孔林山:我们的原则是专做公务机。做公务机比做一般的大飞机收益高,大航空公司的议价能力很强,利率很难上浮。而做公务机,不光飞机本身租金高,还可通过采购、运营等环节来赚钱,提高收益。
GE:对细分市场,难的是判断市场规模,要足够大才能支撑一个公司发展。
孔林山:我们预测未来十年,中国公务机的规模应该有一千架,这是最保守的估计,实际上很有可能要突破。现在我们占有率达90%,在将来的一千架公务机当中,我们争取做到70%。
除了公务机租赁本身,在采购、运营、维护、处置等环节,我们都能提供服务,打通整个服务链条。这样一来,整个体系的安全性也有保障,飞机本身就是一种资产保证,还可以处理残值,另外还有企业担保,双重保证下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都非常好。
GE:要做细分领域,专业化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
孔林山:我曾说过,租赁行业现在还不具备大发展的条件,最严重的阻碍之一就是不够专业化。全球优秀的租赁公司,都是在某个专业领域里有所作为,要么只做船,要么只做飞机。只有专业化才可能对行业做长期探索研究,决策判断才更正确。
所以,我们现在也考虑,如何在现有体制和框架下走专业化道路。比如,办个分公司专做飞机,办个分公司专做船舶;或者控股和收购一些普通的租赁公司,民生租赁作为资本和资金融入平台,子公司做专业化产品线,专心致力于专业化的业务领域。
GE:你们提出的“3+X”的业务结构,未来发展思路是怎么样的?
孔林山:现在我们的业务构成是“3+X”,“3”板块基本成型了,效果也不错。我现在提出“X”板块要逐渐发掘可以深耕细作的子行业和新产品,逐渐纳入到“3”板块中来。将来在“X”板块中,发现了通用性强、规模适度、又能占据垄断地位的产品,也可以加入“3”的板块。如果民生租赁能再发展几个像公务机这样的细分行业和板块,培育到一定程度后,再交给专业子公司来经营管理,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租赁公司之一。
战略性思考
GE:银行系的租赁公司之所以能崛起,一方面具有金融业务方面的经验,另一方面是因为强大的资本实力。但现在看来,很多租赁公司在资金来源和渠道上,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着母公司,特别是大银行全资控股的租赁公司。民生租赁现在的资金来源和渠道,对大股东的依赖程度有多大?未来在资金来源和渠道上会有怎样的战略考虑?
孔林山:一个金融机构必须要用好用活资金,尤其是租赁公司更是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。现在各家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还比较单一,基本上以银行借款为主。民生租赁资信情况非常好,去年评级机构给予我们主体和债项AAA的信用评级,银行授信额度也有近1000亿元。由于整个行业总资产不过五千亿,规模不大,像这样再支撑三五年也不成问题,但是,今后要做大做强就远远不够了,必须要有配套的融资模式。现在已经允许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,民生租赁正在积极申报,想把握好的市场时机,在资金最便宜的时候发行。
另外,就是已经在广泛探讨的资产证券化途径。租赁公司不同于银行之一,是租赁公司始终控制的是“物”,而“物”有客观标准和估值方法。比如,一架飞机值多少钱,使用了多少年,该如何估值,全世界都有统一的标准和工具。客观评估之后,再打成资产包去市场融资,方便快捷,市场也最容易接受。所以,资产证券化是租赁公司最好的融资途径之一。
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利用境外资金。现在境外的资金很便宜,如果从境外借款,在国内运用,收益方面也可以有良好的回报。尤其是国内中长期资金匮乏,而国外有固定的中长期金融产品,利率也很低。如果这个渠道打开了,对我们的业务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。
GE:你是干投行出身的,是否把投资银行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带到了民生租赁?
孔林山:每个人过去的经历都会对现在产生影响。我一开始就要求,做租赁要增加智力性收入,不要只盯着资金性收入。商业银行是靠资金赚钱,投资银行是靠头脑赚钱。用投资银行的思维,租赁的产品,给客户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,激活整个融资链条;或者通过结构性的设计,让客户获得更好的收益,客户当然也会愿意提供比较高的报酬。我们对业务部门的考核上就有这方面的要求。
GE:谈到金融租赁公司对于银行股东的依赖,除了资金支持以外,还能提供客户资源的帮助,但这却不利于培养租赁公司的核心能力。未来民生租赁怎样减少对民生银行的依赖?
孔林山:一开始我就提出,对于民生银行我们是“依靠不依赖”。有的租赁公司定位是银行的产品线,甚至下任务到分行或者公司业务部,要求推荐客户和完成任务,然后双向计价。我不赞同这种做法,我们要培养民生租赁自己的营销能力,用独特的产品去营销客户营销市场。例如,公务机市场,我们占有极大的优势地位,业务就不怕别人来抢,再加上良好品牌的塑造,我认为这才是最强大的销售力量。
GE:租赁公司从金融机构融资,大多都是短期的,而运用又是长期的,存在资金期限错配的问题,当然这也是盈利的方法,但如何规避其中的风险?
孔林山:这确实是租赁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。目前,大家都融入短期资金来支撑长期资产运用。短融长用最大的好处,是支撑租赁公司利润,短借利率低,长用利率高,中间利差较大。但须清醒认识到,这非长久之计,流动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。
民生租赁三年前就开始增加中长期资金的配置,哪怕减少点利润,也要把比例降下来。我们已经制定了计划,最终希望中长期资金至少占整个融资额的70%,前年我们就压低了短期资金的比例,中长期资金占比达到了19%,去年将接近30%。
GE:国内利率市场化问题已提上日程,意味着未来利率将有很多变数,金融租赁资产对利率波动是否敏感?是否蕴藏较大利率风险?你们对此有怎样考虑?
孔林山:我们大部分业务是中长期的,利率波动周期会对我们的收益带来影响,我们对抗利率波动的策略就是盈利手段多元化。此外,在租赁物上游的采购环节、下游的运营环节和残值处置等方面,也都是盈利点。不能只盯着租金,争取获得手续费、服务费等与资金运用无关的服务性中间业务收入,利用盈利点分散冲销利率风险,才能保证较稳定的长期持续收益。
同时,还要适当发展投资型收入。租赁公司可以进行基于对租赁标的物升值预期来开展业务,特别是租赁物残值收益,实际上,这才是租赁公司最大的盈利点所在。成熟的租赁市场,一般不在乎眼前的盈亏,更大的着眼点都放在残值上。比如船舶,现在全世界的市场都很低迷,卖不上价,也租不出去;如果我们判断三年后市场会回暖,现在就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入,到市场回暖时再出手,收益远胜于租金。
GE: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对资本的占用不同,对此,民生租赁在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考虑?
孔林山:经营性租赁对资本的消耗较大,融资性租赁则主要看资本充足率,因此,租赁公司需要强大资本作为后盾,租赁公司真正盈利就在经营性租赁。前年,我们提出调整业务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,就是逐步增加经营性租赁占比,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,把经营性租赁业务提高到整个业务30%以上。实际上,将来在船和飞机等方面,都可以考虑多做一些经营性租赁。